2025年7月28日至31日,第17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簡稱“大廣賽”)全國總評審第二階段線上評審工作圓滿完成。2025年8月2日,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廣告教育專業委員會指導,中國傳媒大學廣告與品牌學院、大廣賽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承辦的第17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以下簡稱“大廣賽”)全國總評審第二階段工作在中國傳媒大學展開。本階段評審聚焦作品等級獎的評定,特別組建了由45位來自廣告行業前沿的專家與學界代表共同構成的多元復合型評審團。該評審團深度整合學界前沿理論與業界實戰經驗,其中業界評委占據主導地位,確保了評審與市場需求的緊密接軌及評價維度的全面性。
回顧歷程,明晰標準
8月2日上午8:30,第二階段線下評審預備會在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博物館拉開帷幕。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廣告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組委會副主任、大廣賽評審委員會監審主任、中國傳媒大學廣告研究院院長丁俊杰教授首先致辭。丁教授指出,大廣賽通過將教學實踐與行業需求緊密連接,保持了課堂知識的時效性;其一年一度的節奏與學生成長、教學周期高度契合,已成為培養創意人才、推動產教融合的重要平臺。20年來,賽事贏得了學生、教師與企業界的多方支持,形成了“參與即收獲”的良性生態。
隨后,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廣告教育專業委員會顧問、大廣賽組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劉瑞武教授作評審說明。劉瑞武教授重點強調評審要求:評委須以專業、公平、嚴謹的態度深入解讀命題訴求與評審規則,嚴格遵守保密紀律并杜絕影響公正性的行為,并在此基礎上堅守質量標準,鼓勵創新表達與多元風格,合理包容AI輔助作品并注重原創性與技術融合的平衡,同時需尊重命題單位需求,慎重對待每件作品。
預備會現場舉行了評委聘書頒發儀式。丁俊杰教授、劉瑞武教授為評審主席——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廣告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上海師范大學影視傳媒學院教授、大廣賽評委金定海教授,以及MATCH馬馬也文化傳播創始人/CEO莫康孫老師頒發主席聘書。隨后,金定海教授、莫康孫老師與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廣告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傳媒大學廣告與品牌學院院長趙新利教授共同為全體評委頒發聘書,并集體合影留念。
高效嚴謹,多元碰撞
預備會后,5個評審組立即投入緊張的評審工作。影視/動畫/互動組、微電影組、廣播/文案組、策劃案組、平面組評委結合業界實踐經驗與學術評審標準,對作品進行深度研判。評審過程中,評委們既注重創意的獨特性與執行的完整性,也關注命題訴求的準確傳達與市場適配性,針對爭議作品展開充分討論,確保每件作品的評價經得起專業推敲。
初心導向,群英逐鹿
8月3日下午,評審進入終評階段,全體評委在博學樓102教室開展公益廣告大獎與全場大獎提名的評選。公益廣告大獎評選聚焦社會價值與創意表達,最終1件公益命題作品憑借深刻的主題洞察與創新的傳播方案脫穎而出。全場大獎評選則以“評委推薦”的形式展開,多位評委主動上臺闡述推薦理由,從創意高度、執行精度等維度展開深度剖析,最終遴選出2件備選作品,將于學科成果展示盛典進行最終角逐。
成果沉淀,未來可期
評審結束后,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廣告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傳媒大學廣告與品牌學院院長趙新利教授作總結發言。他指出,第二階段評審通過權威評委的多元視角與嚴謹流程,完成了對作品的篩選與認定,為賽事的成果轉化、教育反哺與教學創新賦能奠定了堅實基礎。
隨著評審工作的圓滿落幕,第17屆大廣賽全國總評審工作已全部完成,最終獲獎名單將擇期公布。本屆大廣賽全國總評審以20年積淀的權威性與創新性,不僅檢驗了廣告教育與行業實踐的融合成果,更為青年創意人才提供了展示才華的平臺,持續推動著中國廣告教育的創新發展與行業生態的良性循環。
